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7月29日文章,原题:大熊猫也受饭圈文化侵扰 源于中国娱乐圈的“饭圈文化”,近年随着奥运热潮侵入体育界,如今正侵蚀动物保护领域,就连中国国宝大熊猫也无法幸免。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7月25日发布严正声明,表示坚决反对以“爱”为名的极端行为和违法行为,坚决反对和抵制“饭圈文化”。
这份声明先是肯定,大熊猫网络环境自去年以来经中国公安和网信部门联合治理,一度趋于清朗。不过,近期仍有部分人员策动和操纵境内外舆论,污名化中国友谊名片大熊猫,疯狂网暴一线工作人员。该声明呼吁“守护熊猫净土,抵制网络暴力”。
网络谣言与暴力的背后究竟是什么?中国首例涉大熊猫网暴刑事案件在本月初审理时所揭露的案情,提供了答案。简单来说,大熊猫谣言与网暴的背后,是收割流量的利益链条,活跃着一些标榜“为大熊猫发声”的网络大V,利用大熊猫煽动粉丝情绪借机敛财。
四川省公安厅的研究报告显示,有的“猫粉”缺乏理性认识,容易被谣言“带节奏”,把大熊猫作为拟人化的对象投射情感,并不愿意真正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,也对国际合作等问题缺乏认知,情绪容易被带偏。“大熊猫作为国宝,容易激发公众情绪,但若这种爱变得盲目、极端,就会变成伤害。”这个伤害可大可小。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就批评造谣网暴的行为,导致原有的一些科研工作、大熊猫合作计划受到影响迟滞。日常的大熊猫转运也只能迟滞或在深夜进行,造成一些大熊猫因此错过最佳配种时机。这样的情况如果持续存在或加重,后果恐怕不堪设想。
近来同样备受“饭圈文化”侵扰的是汽车领域。无论是大熊猫还是汽车,已然沦为“饭圈”的战场。中国乒乓球名将樊振东上周再次呼吁抵制“饭圈文化”时说得透彻,“体育,不该沦为饭圈的战场。它属于热爱、激情、坚持与团结。愿赛场回归真实与热血,愿每一份努力都被善意守护,愿真正热爱体育的人,迎来清朗的明天。”(作者察客)